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,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。
在群雄逐鹿的低空经济赛道,如何找准城市坐标、迎风起飞?
9月19日,在2024中国(成都)国际低空经济合作伙伴大会上,由每经智库、城市进化论联合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、火石创造共同出品的《城市低空经济“链接力”指数(成都)报告(2024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正式发布。
报告显示,深圳、北京作为头雁领跑,成都与上海、广州等处于第二梯队,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均具备不俗的实力。“‘十三五’的时候,成都就被纳入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。目前,成都航空制造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前三,工业无人机领域居于全国第一梯队。”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、北京临空国际技术研究院院长马剑在发布报告时指出。
在产业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才能谋划更清晰的发展目标。眼下,这座航空工业重镇已将目光瞄准成为中国西部低空经济中心,推动低空经济从“蓄势起飞”迈向“加速腾飞”。
城市“坐标”
《报告》显示,深圳、北京作为头雁领跑,成都与上海、广州紧随其后,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,正在加速竞逐“天空之城”。
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中,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,接近55%,间接、引质产生的围绕供应链、生产性服务、消费、交通等经济活动贡献接近40%。整体而言,第一、第二梯队城市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具备较强竞争力。
“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比较均衡,基本都排在第5位左右。从上游的研发测试,到中游的制造组装,再到下游的保障应用,基本都在前十名。”马剑对城叔分析,相比很多城市亟待将最短的短板补齐,成都更重要的是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。
这在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分布中有着直观体现。《报告》指出,成都低空经济产业链较为完备,尤其是零部件制造与集成、应用与服务环节竞争力较强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8月,成都已集聚低空经济企业224家,全国占比4.12%。其中,上游(设计研发与原材料)企业27家,全国占比4.46%;中游(零部件制造与集成)企业138家,全国占比3.90%;下游(应用与服务)企业101家,全国占比4.72%。
视线进一步聚焦,龙头企业作为推动技术进步、产业壮大的关键力量,对提升产业链整体实力尤为重要。从低空经济领域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来看,这种集聚趋势更为明显。
从上市企业数量来看,成都有10家,在低空经济“链接力”指数前十城市中排名第四,仅次于北京(27家)、广州(14家)及深圳(11家);从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数量来看,成都有17家,排名第三,居北京(26家)、深圳(25家)之后,优势更为突出。
作为全国重要的航空工业中心,成都在全国产业版图中是不容忽视的存在。依托成飞、成发、中国民航二所、中航无人机、沃飞长空、腾盾等链主企业,成都已集聚500家上下游企业,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,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梯队。
这正是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的缩影。目前,成都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航空航天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,产业优势正加速向低空经济转化。
更进一步
在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闫楚良看来,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,对地方经济转型和科技升级至关重要。对城市而言,找准“坐标”之后,如何更进一步?
“成都在无人机领域,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。”在纵横股份董事长任斌看来,成都低空经济企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,政府层面应加快落地一批应用场景,做好空域协调,以更大力度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。
要飞起来,空域开放是关键。要飞得好,低空基础设施必不可少。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刘艳美摄
大会现场,纵横、沃飞、腾盾等多位低空经济企业高管均对城叔透露,低空经济基础设施、空域管理和场景打造是业内最关心的问题。“只有把低空的点状网络联系起来,连点成面,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,低空产业才会迎来爆发阶段。”腾盾科创公关部部长许华伟说。
而眼下,成都正力求引导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迎来更大突破,打造“天空之城”的逻辑逐渐清晰——
瞄准基础设施与飞行管理服务两大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,着力解决管理服务能力不够、低空应用场景不足两方面的主要问题,从基础保障、飞行服务、场景拓展、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思考和制度设计。
在马剑看来,全国空域改革势在必行,以前空域由军方管,军方70%、民航30%;而未来,空域将是军方、民航和地方政府三方共同管理。成都应当抓住机遇,和四川协同成立低空管理部门,建立军民地三方空管体系,“把国家移交给地方的300米以下空域充分、合理、安全地使用”。
这也是成都加速突破低空经济发展瓶颈的重中之重。根据《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服务能力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措施(征求意见稿)》,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保障体系、建设低空飞行服务枢纽城市是强调的重点。
具体包括,支持建设通用机场、无人驾驶航空器枢纽起降场、eVTOL起降场、无人机起降点等低空基础设施;支持建立分级分类的低空非管制空域“蓉易飞”低空航线体系等。
此外,成都还提出,要持续优化空间布局,形成错位协同、优势互补的新发展格局。抢抓城市空中交通试点示范,到2027年起降点要达到100个以上,城际接驳航线15条,市内低空航线100条,飞行架次1000万……
如此规模的航线数量和飞行架次,自然意味着背后要形成庞大的市场。当然,成都是不乏底气的:
从进入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以来,成都有人机累计飞行超过40万架次、8万多小时,无人机累计飞行超过800万架次,60万小时,飞行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列。
新的模式
民航局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,万亿级市场呼之欲出。
低空经济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,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,是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。
而“低空经济+”的关键,还在于找到成熟、高频的应用场景。
在马剑看来,从运营场景到管理服务,要探索一种区域化的产业发展模式,“空域飞起来了,无人机数量上去了”,它应该能够传导到相关产业链,实现“成都造、成都用”,去引领区域经济发展。
“成都应该率先探索一种符合西部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,在空域改革、公共资源到位后,如何带动上下游或者关联产业,这是非常关键的。”
对此,成都的设想是,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低空应用标杆产品,前瞻布局打造无人机、空中配送、智能网联、无人车与服务机器人多式联运的空运融合发展新模式,以及面向低空消费用户构建的飞行积分体系,积极推动低空经济走进千家万户,“让大众像拥有私家车一样拥有低空飞行器,让低空飞行成为大众出行出游的必备选择”。
在19日的大会上,成都低空飞行器中试平台项目战略框架合作协议、无人系统与立体智能交通场景实验室合作协议等8个产业项目现场签约,显露出成都打造中国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的魄力与决心。
一些先行先试的探索也在悄然展开。
图片来源:金堂发布
近日,成都淮州机场获批建设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,高度900—1800米,作为川内面积最大的低空空域飞行高度大大提升。“像高度比较高的地方就可以进行一些很重要的无人机试验,而以前一些大型无人机(试验)可能需要去外省。”成都市淮州新城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告诉城叔。
与此同时,成都还计划在天府新区推动低空全域开放,探索建立低空飞行管服“四川标准”、低空经济发展“四川模式”、低空经济“四川品牌”,以天府新区为核心,彭州市、金堂县为双枢纽,构建“一核双枢纽四基地N支撑”的低空经济发展布局。
在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看来,放眼全国,成都可以说是唯一同时聚集了低空经济发展三大要素的城市,即主机生产制造、服务运行以及最关键的监管与基础设施。
从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炒股杠杆怎么加,到低空经济全域发展路径探索,成都正在加快将自身航空产业优势、庞大市场优势加速向低空经济领域转化传导,在“天空之城”的竞逐中脱颖而出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规配资炒股_配资炒股平台_股票在线配资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