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者刘爽在《移动的圣城》一书中展示了跨文化美术史研究的魅力。她结合上百份中西画作、古地图等美术史资料,考察了超过100个中外城市,探索并尝试还原罗马建城理想模式“七丘之城”如何传播,在葡萄牙里斯本得到大规模实践,并在大航海时代被带往亚洲的果阿和澳门。
美术作品“看上去很美”,但用于城市历史研究时则需要精细推敲。刘爽将对这些作品的研究还原成为城市的历史地层,梳理了城市形象流变的历史。
古地图绘制者的想象
第一财经:城市是时空动态变迁的结果。游客、读者会根据观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面貌变化作出推测,有时是片面或简单化的。你研究的画作、地图都是静态的,怎样找到城市历史动态变化的规律?
刘爽:城市的面貌是非常多的地层叠加起来的,我们看到的是最后一个地层,前面的地层被覆盖了。我是一个美术史专业的研究者,我想要做的是把艺术史和城市史的一些方法结合起来,探测每一个地层,复原每个地层所在阶段的景观。
我借助一些现阶段的考古材料、不同时代的文献记载,复原城市每一个阶段的景观,然后把艺术史补充进来。这个做法的一个优势是图像证据,有大量的城市图像可以用来研究,以验证我之前看到的历史记载,也可以让我最后用非常直观的方式,视觉化地展现一个城市的形象演变过程。最后用这种方法来还原一个城市的历史形象,可能是已经被人们遗忘的形象。
《移动的圣城》这本书的主题,也是我从图像里面看到的线索。我发现罗马“七丘之城”的形象有可能已经在海外得到了传播,也就是“移动的圣城”现象。
第一财经:古画和古地图,在书中看起来都很漂亮。但有没有一些看起来很美,需要推敲、批判才能使用的图像案例?
刘爽:文艺复兴之后,欧洲出现很多印刷中心。荷兰阿姆斯特丹是一个印刷中心,出产了很多世界地图集。在一本非常厚的地图集中,很多东方城市猛地一看好像有一个西方的模样。这是因为,他们在绘制时会借鉴一些已有的城市传统,当时欧洲人在探索世界,绘制者是站在西方立场上绘图的。虽然每个城市都不一样,但是地图绘制技法就像绘画风格一样,有一个模式,可以套在很多城市上,这是一个常见的规律。
很多王室也会赞助,委托一些人去画图。葡萄牙人会找人画自己在海外的暂居地、殖民地的图像,都画得非常理想化,可能在亚洲看不到那样的形象。画上的城市有非常完美的防御体系,又非常美观。这都是他们的理想,或者是呈现给上层的一种邀功行为。这些材料我们使用的时候要辩证看待,要去客观分析画里的城市布局。
我在书里收录了澳门的图像,形象当然也来自西方想象,但又有一些本土依据,部分有所夸张。我认为即使图像上夸张了,背后肯定也有一些实地因素才会去这么画。还原真实形象的过程也很有意义,这种西方想象也是城市历史形象的一个部分,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拟的,它存在于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认识里面。东西方视角两面都要看到。
第一财经:你如何看待这些美术材料中的美感?对我们理解城市形象跨文化传递会有帮助或阻碍吗?
刘爽:我跟大家一样,图像的美感是让我感兴趣的最初原因。
研究城市的构造就像研究一个艺术品上面的纹样,观看一个城市就成了研究中的一个环节。如果你非常喜欢这个过程,你看这个城市就像大家看书里的很多美图一样。
站在绘制者的角度看图,拥有俯瞰大地的视野。虽然是在看一个真实的城市,但因为高度非常高,看不到任何人群的流动,听不到任何街道上的声音,所以看到的只是一座静默的城市,看建筑和大地形成的纹理。我觉得这特别震撼,是一种无声的震撼。
研究罗马时,我看到一个专门研究罗马的城市学家的一段特别感性的话。大意是说,我们到现在也没办法完全了解宇宙的秩序,我们甚至不知道宇宙是在扩张还是在收缩,但是起码城市是我们在宇宙当中创造的一种秩序,就像是创世一样。
研究城市如何建立,就像在混沌当中摸清秩序如何诞生,有这样的认识之后,每次从高空或从图像里看城市,就像看地球表面的纹理,看到的虽然是静默的,但城市的背后是人的力量,是生命的力量。我觉得这也是城市的一个吸引力。
城市图像也是用这种方式把我们眼前的东西平面化了,它把俯瞰大地的视野记录下来。图像本身就有很大的美感,这种美感怎样推动研究,或者说它有没有用,那就要去探讨这个城市的形象,考证其真实性。
澳门的魅力在于中西交汇的细节
第一财经:你提到搜集材料去了100多个城市,为了研究城市历史而去,跟通常的旅游观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
刘爽:我在意大利待了接近两年,逛了很多意大利城市,以意大利为中心拓展到周边很多地方。在国内的时候,我也去东南亚转。到各地我还是用工作的态度,可能是职业病吧,不能特别随意地感受这个城市的空间,到哪儿首先要把博物馆看了,才放心去看其他地方。当我花了时间登上一座山,获得了暂时的闲暇,可以松一口气,那一刻还是非常放松的,而且在这样的视角,总能看到自己关注的主题就呈现在眼前。
第一财经:你的研究是怎样与澳门相遇的?
刘爽:在西方学界,有一些学者研究过罗马“七丘之城”,也有人对世界范围内的“七丘之城”作集合性的讨论,有一个学者还提到过澳门。欧洲建城理念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海外扩张已有非常多的研究基础。但我一开始没想到对“七丘之城”的研究能扩展出欧洲,毕竟从当时看到的城市图像上看,罗马跟澳门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。
后来的推理过程和本书写四个城市的顺序一致。先是我注意到罗马教廷和葡萄牙之间的联系,葡萄牙人是地理大发现、海外扩张早期最主要的力量。我又找到了葡萄牙人海外城市建设的一些图像,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不断看到葡萄牙在东方活动的资料,在里面看到澳门的图像,而且同时看到了非常多近似的联系存在,这使我决定把澳门纳入到这本书里,变成分析的终点。
澳门让我看到很接近“七丘之城”的图像,当然它是来自于西方想象,但这样的图像可能比南亚、东南亚城市,比如果阿,更接近罗马圣地山城的形象。澳门是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,是葡萄牙的东线航路和西班牙的西线航路的交会点,很适合作为一个关键节点,又和中国本土相连,但它确实不是终点,我们还可以看到“移动的圣城”继续向东方移动。
第一财经:近年很多研究和出版都在挖掘澳门的文化遗产,去旅游也很方便,似乎人们能看到的主要还是澳门“洋”的一面。怎么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澳门经历的中西交融,你有什么建议?
刘爽:澳门还是挺传统的,城市景观也有非常现代的一面,尤其是博彩业的发展。除了它在之前几个世纪留下来的一些西洋景观,又有向国际靠拢的一面。比如澳门威尼斯人一带,汇集了巴黎、伦敦、威尼斯等知名城市的微缩景观,显得特别国际化。
但是当你看完这些热闹的景点,有时间到澳门真正有生活气息的地方,小巷小街,就能感受到特别传统的氛围。生活、饮食、艺术,更多和我国东南沿海有紧密的联系。感受澳门的中西融合,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留意澳门的西洋建筑中当地文化的渗透,比起纯西方的东西,这些是更有意思的。
董少新教授在一项研究中提到,澳门大三巴上面能看到很多形象,有的形象我们想当然以为是西方的,比如圣母脚下踏着龙。但其实并不是西方的dragon,而是更加接近中国的龙。Dragon这个词并不能直接对应到中国龙,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也是不一样的形态,来自不一样的传统。大三巴圣母脚下的更接近中国龙的样子,而不是一个西方dragon的样子。
博物馆也在展现这个城市传统和域外文化的融合。大三巴旁边的澳门博物馆是一个主要的博物馆,值得细看。妈祖庙旁边还有澳门海事博物馆,是一个小而美的博物馆。澳门艺术博物馆也经常有很好的临展。
《移动的圣城:四座欧亚城市的隐秘传记》
刘爽 著
活动期间,北银理财携手中债估值中心合作发布“中债-北银理财绿色发展风险平价指数”(BOBWM GRID),携手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“中证北银理财北京科技领先指数”(BOB WM BJTIDE),旨在聚焦优质企业,为投资者进行绿色主题资产配置和投资北京科创企业提供参考。
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3年11月版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021-22002972或021-22002335;banquan@yicai.com。 文章作者佟鑫
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亚历山大·科耶夫:小官僚和大哲人科耶夫的生平与中国有着多重交织,从父亲在日俄战争中的牺牲到个人对东方哲学的兴趣,再到作为欧共体缔造者之一的角色,他的经历展现了哲学与国际政治的深刻联系。
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9-13 10:24 大一统的晋朝为何存在感很低?建立之初就陷入结构性死结在新书《晋朝的死结》中,聚焦这个短暂又被忽视的王朝,沈刚从企业管理者角度提出新的解读。
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9-08 14:23 港澳线航班复运港澳线航班复运
09-06 12:18 澳门将改发三号风球澳门将改发三号风球
09-06 10:42 北魏墓志盛行,发现11位被遮蔽被消音的女性在中古史学界,利用墓志碑刻解读、还原历史权威配资十倍,成为了许多历史研究者的重要凭借。
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9-04 16:3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正规配资炒股_配资炒股平台_股票在线配资观点